• 解词
guàn qiū

毌丘词的含义

毌丘词解释

毌丘

  • 拼音:guàn qiū
  • 注音:ㄍㄨㄢˋ ㄑㄧㄡ

毌丘词语解释

guàn qiū

毌丘

【复姓。三国魏有毌丘俭。见《三国志·魏志》本传。】

毌丘引文解释

guàn qiū

毌丘

【 复姓。 三国 魏 有 毌丘俭。见《三国志·魏志》本传。】

毌丘词语网络解释

guàn qiū

毌丘

【“毌丘”是我国的一个复姓。正确读音为 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 】

毌丘分字的字义

毌的解释

  • 拼音:guàn
  • 笔画: 4
  • 部首:
  • 字义: 1. 贯穿。后作“貫”。《説文•毌部》:“毌,穿物持之也。”桂馥義證。 如 “《蒼頡篇》:‘毌,穿也。’通作貫。”《集韻•换韻》:“毌,穿物也,通也。通作貫。”《墨子•備城門》:“疏束樹木,令足以為柴搏,毌前面樹。”孫飴讓閒詁:“毌,舊本作毋,今從畢校改。” 2. 古地名。即“毌丘”,在今山东省曹县南。《史記•六國年表》:“(宣公)與鄭會于西城,伐衛,取毌。”司馬貞索隱。 如 “毌,音館。”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作“宣公與鄭人會西城,伐衛,取毌丘”。司馬貞索隱云:“毌,音貫。古國名,衛之邑。今作毌者,字殘缺耳。” 3. 姓。《正字通•毌部》:“楊慎曰。 如 複姓有毌丘諸姓氏……今分為二姓.日毌,曰丘。”《字彙補•田部》:“案《古音畧》,貫高之貫音冠,本毌丘,複姓,後去丘為毌氏,又作貫氏,魏有毌丘儉,今多呼為父母之母,非也。” 毌 wān 1. 通“彎(wān)”。《史記•匈奴列傳》:“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司馬貞索隱。 如 “上音彎,如字亦通也。”
  • 丘的解释

    • 拼音:qiū
    • 笔画: 5
    • 部首:
  • 字义: 1. 小土山。 如 土丘。沙丘。丘陵。丘壑。 2. 像小土山凸起的。 如 丘疹。 3. 坟墓。 如 丘墓(大墓)。丘垄。 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如 一丘十亩大的小田。 5. 众人聚居的地方。 如 丘民(乡民,邑民)。 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 7. 姓。
  • 毌字相关组词

    毌丘,拼音是:guànqiū。。意思是:①.毌丘复姓。三国魏有毌丘俭。见《三国志魏志》本传。。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