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词的含义
刀笔词解释
刀笔
- 拼音:dāo bǐ
- 注音:ㄉㄠ ㄅㄧˇ
- 近义词:词讼
刀笔词语解释
刀笔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例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长于刀笔。刀笔吏" 刀笔吏。英writing of indictments; pettifoggery;】
刀笔引文解释
刀笔
【
古代书写工具。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引《史记·酷吏列传》:“临江王 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 都 禁吏弗与。”《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謁欲贺,其餘不知书者起请之。”李贤 注:“古者记事书於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南朝•梁元帝 《<金楼子>序》:“杜元凯 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几。故户牖悬刀笔而有述作之志矣。”清•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古人刀以书竹简笔以书縑帛,刀笔自是二物。”借指文章。引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不专缓颊,亦在刀笔。”唐•罗隐 《蝶》诗:“汉王 刀笔精,写尔逼天生。”指法律案牍。引《史记·李斯列传》:“高 固内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 秦 宫,管事二十餘年。”《南史·循吏传序》:“明帝 自在布衣达于吏事,及居宸扆,专务刀笔,未尝枉法申恩守宰由斯而震。”宋•陆游 《放翁自赞》之四:“进无以显於时,退不能隐於酒事刀笔不如小吏,把锄犁不如健妇。”见“刀笔吏”。指诉讼文字。引明•沉鲸 《双珠记·协谋诬讼》:“吾刀笔山可頽倾人家命如覆杯。”清•程趾祥 《此中人语·果报》:“讼师 杨 某……阴谋诡计。刀笔多锋。”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以为无产阶级是不会有这样锻炼周纳法的他们没有学过‘刀笔’。”指奏议及制诰等公牍文字。引宋•王安石 《次韵和中甫兄春日有感》:“淮 蝗蔽天农久饿 越 卒围城盗少逸。至尊深拱罢《簫韶》,元老相看进刀笔。”宋•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子方得郡古 山阳老手生风谢刀笔。我正含毫紫微阁,病眼昏花困书檄。”宋•杨亿 著有《内外制刀笔》《文献通考·经籍六一》题为《杨文公刀笔》十卷。 宋•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中》:“《中山刀笔集》三卷。翰林学士 大名 刘筠 子仪 撰皆四六应用之文。”指尺牍。引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黄山谷 名其尺牘曰刀笔已非本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别集类存目一》:“《山谷刀笔》二十卷。 庭坚 全集已著録,此乃所著尺牘也。”】
刀笔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刀笔
【
古代书写工具,用竹木代纸用笔记事,用刀削误。引《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刀笔吏的简称。参见「刀笔吏」条。引《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
刀笔词语网络解释
刀笔
【刀笔,旧时公牍称“刀笔”。指写字的工具;借指文章。多用作贬义。见《史记·酷吏列传》:“ 临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 】
刀笔分字的字义
刀的解释
刀
- 拼音:dāo
- 笔画: 2
- 部首: 刀
笔的解释
笔
- 拼音:bǐ
- 笔画: 10
- 部首: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