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sōng zǐ

松子词的含义

松子词解释

松子

  • 拼音:sōng zǐ
  • 注音:ㄙㄨㄥ ㄗˇ
  • 词性:名词

松子词语解释

sōng zǐ

松子

【松树的种实。可食。传说中神仙松子" 赤松子的省称。】

松子引文解释

sōng zǐ

松子

【 松树的种实。可食。引南朝•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唐•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宋•黄庭坚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 关 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传说中神仙 赤松子 的省称。引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 松子 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跡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 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唐•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 松子。”王琦 注:“松子,赤松子 也。”】

松子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sōng zǐ

松子

【 松树的种实,芳香可食。引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唐·杜甫〈秋野〉诗五首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参见「赤松子」条。引《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二:「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松子分字的字义

松的解释

  • 拼音:sōng
  • 笔画: 8
  • 部首:
  • 字义: 1.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 如 松针。松脂。松香。松子。 2.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 如 捆得太松。土质松软。 3. 宽,不紧张,不严格。 如 规矩太松。松懈。 4. 放开。 如 松手。松绑。松心。 5.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 如 肉松。鱼松。 6. 姓。
  • 子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3
    • 部首:
  • 字义: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松子,拼音是:sōngzǐ。名词。意思是:①.松子松树的种实。可食。传说中神仙赤松子的省称。。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