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dà gào

大诰词的含义

大诰词解释

大诰

  • 拼音:dà gào
  • 注音:ㄉㄚˋ ㄍㄠˋ

大诰词语解释

dà gào

大诰

【《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 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 大诰引文解释

    dà gào

    大诰

    【 《尚书》篇名。引《书·大诰序》:“武王 崩,三监及 淮 夷叛 周公 相 成王,将黜 殷,作《大誥》。”孔 传:“陈大道以誥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周书·苏绰传》:“自 有晋 之季文章竞为浮华遂成风俗。 太祖 欲革其弊因 魏帝 祭庙,羣臣毕至,乃命 绰 为大誥,奏行之。”明•洪武 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大诰词语网络解释

    dà gào

    大诰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

    大诰分字的字义

    大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3
    • 部首:
  • 字义: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如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如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如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如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如 老大。 6. 敬辞。 如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如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如 大概。大凡。 大 dài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诰的解释

    • 拼音:gào
    • 笔画: 9
    • 部首:
  • 字义: 1.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 如 诰命。诰封。 2. 告诫,勉励。 如 自诰。诰诫。 3.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 如 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 大诰,拼音是:dàgào。。意思是:①.大诰《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