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词的含义
焚书词解释
焚书
- 拼音:fén shū
- 注音:ㄈㄣˊ ㄕㄨ
焚书词语解释
焚书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英book burning;】
焚书引文解释
焚书
【
烧毁书籍。多指 秦 之焚书。引《史记·儒林列传》:“及至 秦 焚书书散亡益多。”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史之闕文为日久矣,加復 秦 人灭学, 董卓 焚书典籍错乱非止於此。”明•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著述·经传佚书》:“先 秦 徐福 入海时必携古经传同往,此时焚书事未起,必有壁经全书在 倭。”指 秦始皇 焚毁的书。参见“焚书坑儒”。引唐•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制》:“受命有 考父 之恭待士有 公孙 之广,焚书逸礼尽所口传;古史旧章,如因心匠。”】
焚书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焚书
【
焚书fén shū
烧毁书籍。引《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伏生传》:「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焚书词语网络解释
焚书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焚书 (汉语词语)焚书是指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书。 】
焚书分字的字义
焚的解释
焚
- 拼音:fén
- 笔画: 12
- 部首: 火
书的解释
书
- 拼音:shū
- 笔画: 4
- 部首: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