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dì huáng

地黄词的含义

地黄词解释

地黄

  • 拼音:dì huáng
  • 注音:ㄉㄧˋ ㄏㄨㄤˊ

地黄词语解释

dì huáng

地黄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例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沈括《梦溪笔谈》英glutinous rehmannia;】

地黄引文解释

dì huáng

地黄

【 药用植物。中医以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地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干燥后称生地黄或生地功能养阴凉血。经蒸制加工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是滋肾补精血的要药。引《宋书·谢灵运传》:“採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唐•白居易 《采地黄者》诗:“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宋•苏轼 《小圃一地黄》诗:“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清•孙枝蔚 《遣怀续编》卷三:“马因効驰驱有时啖地黄。”酒名。引《新唐书·柳玭传》:“公恐君寒奉地黄酒三杯。”宋•陆游 《岁暮独酌感怀》诗:“更嘆衰孱不禁酒地黄一盏即頽然。”】

地黄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dì huáng

地黄

地黄dì huáng

植物名。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高约六、七寸,叶长椭圆形,上有皱纹,初夏开淡紫色花。根黄色中医上称为「生地」,可入药,有补血、强心等作用。蒸熟的熟地可治咯血,子宫出血等病症。】

地黄词语网络解释

dì huáng

地黄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

地黄分字的字义

地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6
  • 部首:
  • 字义: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如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如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如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如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如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如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如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如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如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如 质地。 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如 慢慢地走。
  • 黄的解释

    • 拼音:huáng
    • 笔画: 11
  • 字义: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5. 姓。
  • 地黄,拼音是:dìhuáng。。意思是:①.地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圆形并有皱纹,开淡紫色花。黄色根中医入药、补血、强心。例但取芦藤地黄辈观。——宋沈括《梦溪笔谈》英glutinous rehmannia;。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