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tiān gān

天干词的含义

天干词解释

天干

  • 拼音:tiān gān
  • 注音:ㄊㄧㄢ ㄍㄢ
  • 反义词:地支

天干词语解释

tiān gān

天干

【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常和“地支”连用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英the ten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marks of order;】

天干引文解释

tiān gān

天干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参见“干支”。】

天干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tiān gān

天干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是中国古代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与十二地支配合以计算时日。反地支】

天干词语网络解释

tiān gān

天干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传说天干地支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根据考古学在中华民族文明的早期产生的萨满教(这里说的萨满教不是清代的萨满教)和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从事祭祀活动的贵族联合起来逐渐演变成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道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因为在运用中有许多可以预知占卜的方面被认为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谜。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

天干分字的字义

天的解释

  • 拼音:tiān
  • 笔画: 4
  • 部首:
  • 字义: 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 如 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 如 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 如 天气。天冷。 4. 季节,时节。 如 冬天。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 如 今天。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 如 天上。天宫。 7. 自然界。 如 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 如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然的、生成的。 如 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 干的解释

    • 拼音:gān
    • 笔画: 3
    • 部首:
  • 字义: 1. 触犯,冒犯,冲犯。 如 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如 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 如 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如 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如 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 如 “河之干兮”。 7. 个数。 如 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 如 干燥。干柴。 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 如 饼干。豆腐干。 10. 枯竭,尽净,空虚。 如 干尽。干杯。 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 如 干着急。 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 如 干亲。 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 如 我又干了他一顿。 14. 〈方〉慢待;置之不理。 如 把客人干在一旁。 15. 〔~将(jiàng)〕古剑名。 16. 姓。 干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 如 树干。躯干。干线。 2. 做。 如 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 如 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 如 事情要干。
  • 天干,拼音是:tiāngān。。意思是:①.天干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常和“地支”连用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英the ten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marks of order;。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