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垂词的含义
西垂词解释
西垂
- 拼音:xī chuí
- 注音:ㄒㄧ ㄔㄨㄟˊ
西垂词语解释
西垂
【西面台阶上。亦作“西陲”。西面边疆。 向西面沉落。】
西垂引文解释
西垂
【
西面台阶上。引《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於西垂。”孔 传:“戣、瞿,皆戟属。立於东西下之阶上。”亦作“西陲”。西面边疆。引《史记·封禅书》:“秦襄公 既侯居西垂。”《晋书·庾亮传》:“吾忧西垂,过於 歷阳。”唐•张说 《赠郭君神道碑》:“镇西陲,信国之藩屏;坐北落亦王之爪牙。”《明史·王效传》:“效 言行谨飭用兵兼谋勇,威名著西陲。”向西面沉落。引唐•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织女西垂隐烛臺双童连缕合欢杯。”唐•裴说 《棋》诗:“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西垂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西垂
【
西边。引《书经·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边疆地带。也作「西陲」。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地名。周宣王曾命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即后来汉代所设置的西县在今甘肃省天水县西南。】
西垂词语网络解释
西垂
【西垂,中国殷周时对西方边地的泛称相当于今甘肃省东南部一带。 】
西垂分字的字义
西的解释
西
- 拼音:xī
- 笔画: 6
- 部首: 襾
垂的解释
垂
- 拼音:chuí
- 笔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