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chú ráo

刍荛词的含义

刍荛词解释

刍荛

  • 拼音:chú ráo
  • 注音:ㄔㄨˊ ㄖㄠˊ

刍荛词语解释

chú ráo

刍荛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大雅·板》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刘开《问说》英grass or firewood collector;】

刍荛引文解释

chú ráo

刍荛

【 割草采薪。引《孟子·梁惠王下》:“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 注:“芻蕘者,取芻薪之贱人也。”《隋书·炀帝纪下》:“营垒所次务在整肃,芻蕘有禁,秋毫勿犯布以恩宥,喻以祸福。”《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二年》:“使芻蕘之臣得尽所闻於前羣臣之上愿,社稷之长福也。”胡三省 注:“刈草曰芻采薪曰蕘。”割草采薪之人。引《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毛 传:“芻蕘,薪采者。”《淮南子·主术训》:“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芻蕘犹不可弃也。”指草野之人。引《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采狂夫之瞽言纳芻蕘之谋虑。”唐•郭湜 《高力士传》:“陛下不遗鄙贱言访芻蕘,纵欲上陈无裨圣造。”浅陋的见解。多用作自谦之辞。引唐•刘禹锡 《为杜相公让同平章事表》:“輒思事理冀尽芻蕘。”《西湖佳话·葛岭仙迹》:“葛洪 因辞谢道:‘芻蕘上献不过备大人之一採。’”清•宣鼎 《夜雨秋灯录·东邻墓》:“郎若听妾芻蕘準於闈后获一县令。”郭沫若 《赞天地之化育》:“兹际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谨以一个未成器的医科学生的资格,献刍荛如上。”】

刍荛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chú ráo

刍荛

【 割草砍柴。引《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割草砍柴的人。引《淮南子·主术》:「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引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若赐观刍荛,请给以纸笔。」】

刍荛词语网络解释

chú ráo

刍荛

【刍荛,汉语词汇,拼音:chú ráo,基本解释是指割草打柴的人出自《诗·大雅·板》和刘开《问说》。相关词汇有刍荛之见、刍荛之言、询于刍荛。 】

刍荛分字的字义

刍的解释

  • 拼音:chú
  • 笔画: 5
  • 部首:
  • 字义: 1.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 如 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2. 割草。 如 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3. 草把。 如 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 荛的解释

    • 拼音:ráo
    • 笔画: 9
    • 部首:
  • 字义: 1. 柴草,割柴草。 如 行牧且荛。 2. 采柴草的人。 如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 3. “芜菁”的别称。
  • 荛字相关组词

    刍荛,拼音是:chúráo。。意思是:①.刍荛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大雅板》刍荛之微,先民询之。——刘开《问说》英grass or firewood collector;。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