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nán chǔ

南楚词的含义

南楚词解释

南楚

  • 拼音:nán chǔ
  • 注音:ㄋㄢˊ ㄔㄨˇ

南楚词语解释

nán chǔ

南楚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南楚引文解释

nán chǔ

南楚

【 古地区名。 春秋 战国 时 楚国 在中原南面,后世称 南楚,为三 楚 之一。北起 淮 汉,南至 江南,约包括今 安徽 中部、西南部, 河南 东南部, 湖南、湖北 东部及 江西 等地区。引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序》:“且夫 南楚 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史记·货殖列传》:“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 南楚 也,其俗大类 西楚。”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奋鉞耀威 南楚,荆 人或违,陈戎讲武。”】

南楚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nán chǔ

南楚

【 春秋、战国时,楚国位于中原南方是江南一带的大国。故以南楚泛指南方。引《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我公奋钺,耀威南楚。」】

南楚词语网络解释

nán chǔ

南楚

【楚国(907—951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楚朝,以潭州(今长沙)为王都。楚国创始人马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南楚通过战争消灭了湖南境内割据势力实现了湖南的统一。马殷时期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等政策使百姓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经济上采取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中原等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南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951年南楚发生内乱南唐乘机派遣大将边镐攻下长沙灭楚。自896年马殷被任命节度使开始割据到951年楚国灭亡马楚共存世55年。 】

南楚分字的字义

南的解释

  • 拼音:nán
  • 笔画: 9
  • 部首:
  • 字义: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 如 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南 nā 1.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 楚的解释

    • 拼音:chǔ
    • 笔画: 13
    • 部首:
  • 字义: 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 如 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3. 中国春秋时国名。 如 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 如 楚剧。 5. 痛苦。 如 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6. 清晰,鲜明,整洁。 如 清楚。衣冠楚楚。 7. 姓。
  • 南楚,拼音是:nánchǔ。。意思是:①.南楚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