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wǔ yún tǐ

五云体

  • 拼音:wǔ yún tǐ
  • 注音:ㄨˇ ㄩㄣˊ ㄊㄧˇ

五云体词语解释

wǔ yún tǐ

五云体

【亦称“五朵云”。】

五云体引文解释

wǔ yún tǐ

五云体

【 亦称“五朵云”。指 唐•韦陟 用草书署名的字体。引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韦陟 ﹞每令侍婢主尺牘往来復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 陟 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倣效谓之 郇公 五云体。”宋•张淏 《云谷杂记·书后花押》:“唐文皇 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为花押, 韦陟 五朵云是也。”宋•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唐•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名以为私记故号花书, 韦陟 五云体是也。”亦省作“五云”。 清•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梁山舟 诗:“我自无心结蛇蚓,错传 韦陟 五云如。”】

五云体词语网络解释

wǔ yún tǐ

五云体

【词语解释亦称“ 五朵云 ”。指 唐 韦陟 用草书署名的字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韦陟 ﹞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常自札,受意而已。词旨轻重,正合 陟 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 郇公 五云体。”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书后花押》:“ 唐文皇 令羣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遂以草名为花押, 韦陟 五朵云是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 唐 人初未有押字,但草书其名以为私记,故号花书, 韦陟 五云体是也。”亦省作“ 五云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梁山舟 诗:“我自无心结蛇蚓,错传 韦陟 五云如。 】

五云体分字的字义

五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4
  • 部首:
  • 字义: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 如 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云的解释

    • 拼音:yún
    • 笔画: 4
    • 部首:
  • 字义: 1. 说话,引文。 如 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 如 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 如 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 如 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5. 通“芸”。众多。 6. 通“纭”。纷纭。
  • 体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7
    • 部首:
  • 字义: 1. 人、动物的全身。 如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 如 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如 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如 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如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 如 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 如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如 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体 tī 1.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
  • 五云体

    五云体,拼音是:wǔyúntǐ。。意思是:①.五云体亦称“五朵云”。。

    测算工具

    热门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