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诺词的含义
声诺词解释
声诺
- 拼音:shēng nuò
- 注音:ㄕㄥ ㄋㄨㄛˋ
声诺词语解释
声诺
【亦作“声喏”。出声应答。 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叉手行礼同时扬声致敬之谓。】
声诺引文解释
声诺
【
亦作“声喏”。出声应答。引宋•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余与 吴敏 撰数十语﹞俾閤门官宣读每读一句,将士声诺。”宋•洪迈 《夷坚支志乙·黄巢庙》:“山下人每闻庙内声喏若数百人受令唯诺者。”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偷桃》:“﹝吏﹞少顷復下命取桃子,术人声诺。”《快心编三集》第八回:“张芳 跪领钧旨声喏而去。”古人谒见官长或会见宾客时叉手行礼,同时扬声致敬之谓。引宋•方勺 《泊宅编》卷四:“一夕,公独坐便斋神声诺而不见形。”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王尝春日游后圃见一老卒卧日中,王蹴之曰:‘何慵眠如是?’卒起声喏,对曰:‘无事可做,只得慵眠。’”《水浒传》第四八回:“庄门上 杜兴 看见有 杨雄、石秀 在彼慌忙开了庄门,放隻小船过来与 宋江 声诺。”清•徐士鸾 《宋艳·驳辨》:“舵工遽见 才仲 携一丽人登舟即前声喏。”】
声诺词语网络解释
声诺
【亦作“ 声喏 ”。 1.出声应答。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一:“﹝余与 吴敏 撰数十语﹞俾閤门官宣读,每读一句,将士声诺。”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黄巢庙》:“山下人每闻庙内声喏,若数百人受令唯诺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偷桃》:“﹝吏﹞少顷复下,命取桃子,术人声诺。”《快心编三集》第八回:“ 张芳 跪领钧旨,声喏而去。” 】
声诺分字的字义
声的解释
声
- 拼音:shēng
- 笔画: 7
- 部首: 士
诺的解释
诺
- 拼音:nuò
- 笔画: 10
- 部首: 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