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籍词的含义
却籍词解释
却籍
- 拼音:què jí
- 注音:ㄑㄩㄝˋ ㄐㄧˊ
却籍词语解释
却籍
【亦作“却籍”。南朝齐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
却籍引文解释
却籍
【
亦作“却籍”。 南朝•齐 对检出的伪冒户籍之称。参阅《通典·食货三》。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为了扩大赋役征收范围 齐高帝 萧道成 专门设置了校籍官严令整顿户籍。经检出的伪冒户籍称为‘却籍’,要被罚充远戍。”】
却籍词语网络解释
却籍
【南齐时实行的一种户籍审查制度。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后为了扩大赋税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于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户籍检查运动史称“检籍”。朝廷置版籍官,限定每人每日必须查处数例户籍不实者凡是虚报、伪报或篡改自家户籍的家庭一律从户籍登记上剔除此即为“却籍”,而查出的“却籍”者,全家充军流放边地。这项制度固然很大程度上核准了政府所管理的百姓的户籍状况但是在检籍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冤假错案最终酿成了唐寓之的反检籍起义。 】
却籍分字的字义
却的解释
却
- 拼音:què
- 笔画: 7
- 部首: 卩
籍的解释
籍
- 拼音:jí
- 笔画: 20
- 部首: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