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shí zú

十族词的含义

十族词解释

十族

  • 拼音:shí zú
  • 注音:ㄕˊ ㄗㄨˊ

十族词语解释

shí zú

十族

【明·燕王·朱棣夺取建文帝政权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

十族引文解释

shí zú

十族

【 明•燕王 朱棣 夺取 建文帝 政权后,命 方孝孺 起草即位诏书。 方 坚不从命被灭十族。十族,九族之外并及朋友门生。引清•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文皇 大声曰:‘汝安能遽死。即死独不顾九族乎?’ 孝孺 曰:‘便十族奈我何!’ 文皇 大怒……大收其朋友门生。”清•赵翼 《金川门怀古》诗:“从亡芒屩千山险駢戮欧刀十族空。”清•倪瑞璿 《樊大舅客金陵有诗吊方正学先生墓予次其韵》:“碧血一区埋十族青山千古护孤坟。”】

十族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shí zú

十族

【 明朝燕王朱棣入南京建文帝自焚死。棣即位,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孝孺耻其所为,拒不肯起草,被诛十族。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八·壬午殉难》。后于宗亲九族外加入门人一族称为「十族」。】

十族词语网络解释

shí zú

十族

【十族:古时候,有一条刑法是株连九族。那么第十族就是除了亲戚之外的老师一族被称为十族。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这九族再加上学生合称为十族。 】

十族分字的字义

十的解释

  • 拼音:shí
  • 笔画: 2
  • 部首:
  • 字义: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 表示多、久。 如 十室九空。 3. 表示达到顶点。 如 十足。十成。
  • 族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11
    • 部首:
  • 字义: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如 族规。族长。家族。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如 种族。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如 民族。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如 宗族。氏族。部族。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如 芳香族。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如 族灭。 7. 聚合,集中。 如 云气不待族而雨。
  • 十族,拼音是:shízú。。意思是:①.十族明燕王朱棣夺取建文帝政权后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