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kǒu hào

口号词的含义

口号词解释

口号

  • 拼音:kǒu hào
  • 注音:ㄎㄡˇ ㄏㄠˋ
  • 词性:名词
  • 近义词:标语

口号词语解释

kǒu hào

口号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风雨口号》、《口号吴王美人半醉》等。英ode; chant;
  • 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例献口号。
  • 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例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英doggerel; jingle; adage;
  • 口令口头暗号。例军中有夜间口号。英password;
  • 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例成天喊口号。英slogan; watchword;】
  • 口号引文解释

    kǒu hào

    口号

    【 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始见于 南朝•梁简文帝 《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后为诗人袭用。如 唐•张说 有《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李白 有《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清•秋瑾 亦有《风雨口号》、《春暮口号》等。亦指口号诗。引唐•王维 《凝碧池》诗题:“私成口号诵示 裴迪。”宋•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文忠公 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閒人’之句天下传之。”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引《宋史·乐志十七》:“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宋•苏轼 有《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王氏生日致语口号》等。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引元•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我与师父做了几句口号……‘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自从到你书房内字又不写书懒攻。’”《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於时有六句口号:‘仙翁知微,判成定数。虎是神差佳期不挫。如此媒人东道难做。’”清•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王老虎》:“太仓 知州有 王某 者素性严厉,人称为‘老虎’……其时有口号曰:‘三击升堂鼓跳出 王老虎。不是一夹棍定责三十五。’”韦君宜 《忆西榆林》:“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口令,口头暗号。引元•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俺去稍房里説话小妳妳,休大惊小怪的我有个口号儿:赤!赤!赤……这个好似俺 梁山 上 宋江 哥哥的暗号。”《三国演义》第七二回:“夏侯惇 入帐禀请夜间口号。”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四章:“因军中请示夜间口号一个女兵进帐来把 高夫人 叫醒。”带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常供口头呼喊。引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木棍约三尺长一端削尖了,上贴书有口号的纸,做成旗帜的样子。”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在马路那边蓦的噼噼啪啪响起巨大的爆竹声只听见各种的口号便如雷的响应着。”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九章:“最后让我们高呼几个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八路军万岁!’”】

    口号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kǒu hào

    口号

    【 不起草稿随口吟成的诗文。宋·王辟之也称为「口占」 。引《渑小燕谈录·卷四·高逸》:「文忠公亲作口号,有『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之句,天下传之。」含有赞颂性质的赞美诗。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引《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第六、乐工致辞继以诗一章,谓之口号,皆述德美及中外蹈咏之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旦朝会》:「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打油诗或顺口溜。引《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枣阳县中人人称羡,造 出四句口号,道是:『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有人娶著他胜似为驸马。』」】

    口号词语网络解释

    kǒu hào

    口号

    【《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 】

    口号分字的字义

    口的解释

    • 拼音:kǒu
    • 笔画: 3
    • 部首:
  • 字义: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 号的解释

    • 拼音:hào
    • 笔画: 5
    • 部首:
  • 字义: 1. 名称。 如 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 如 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 如 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 如 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 如 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 如 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 如 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 如 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 如 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 如 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号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 如 呼号。号叫。 2. 大声哭。 如 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 口号,拼音是:kǒuhào。名词。意思是:①.口号古诗标题用语。表示随口吟成和“口占”相似。如:《风雨口号》、《口号吴王美人半醉》等。英ode; chant;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例献口号。指打油诗、顺口溜或俗谚之类。例不是有口号吗:“不吃三年苦难得万年福”英doggerel; jingle; adage;口令口头暗号。例军。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