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chán chú

蟾蜍词的含义

蟾蜍词解释

蟾蜍

  • 拼音:chán chú
  • 注音:ㄔㄢˊ ㄔㄨˊ
  • 词性:名词

蟾蜍词语解释

chán chú

蟾蜍

【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英toad;
  • 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英the moon;】
  • 蟾蜍引文解释

    chán chú

    蟾蜍

    【 亦作“蟾蠩”。亦作“蟾诸”。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药。引《淮南子·原道训》:“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於使蟹捕鼠,蟾蠩捕蚤。”汉•张衡 《西京赋》:“蟾蜍与龟,水人弄蛇。”清•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清•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徐启新 ﹞为子延师而供膳甚菲。邨中四五月间人多食蛙者然必从市中买之。 启新 以蟾诸类蛙,而堦下颇伙,即命童子取以供师。”后用为月亮的代称。引《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 南朝•梁 刘昭 注:“羿 请无死之药於 西王母姮娥 窃之以奔月…… 姮娥 遂託身于月,是为蟾蠩。”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诗之二:“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明•刘基 《水龙吟·夜闻铜瓶汤响作》词:“玉釭开尽丹葩画簷深宿蟾蜍影。”清•金农 《东冈卧病》诗:“蟾蜍两岁照秋林忽忽奚堪百感侵。”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风地动仪上的部件。引《后汉书·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衔之。”(2)古建筑的承溜装置。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旧引 绥水 南入塋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砚滴或砚台。 《西京杂记》卷六:“唯蟾蜍" 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唐•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缀帘金翡翠赐砚玉蟾蜍。”清•赵翼 《汪水云砚歌》:“想当搦管濡墨时,蟾蜍滴泪和墨砚淋漓。”(4)旧俗点缀端阳节景的五毒制品之一。 清•陈维崧 《虞美人·端午闺词》词:“灵符颭上香云腻。绣虎釵头睡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玄綃半捻裹蜘蛛。”】

    蟾蜍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chán chú

    蟾蜍

    【 动物名。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体型肥大性迟缓,不能鸣常栖于阴湿之地。皮肤有疣,可分泌毒液。语出后用为月亮的代称。引《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亏复圆。」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

    蟾蜍词语网络解释

    chán chú

    蟾蜍

    【蟾蜍:蟾蜍蟾蜍:中药 】

    蟾蜍分字的字义

    蟾的解释

    • 拼音:chán
    • 笔画: 19
    • 部首:
  • 字义: 1. 〔~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 蜍的解释

    • 拼音:chú
    • 笔画: 13
    • 部首:
  • 字义: 1. 〔蟾~〕见“蟾”。
  • 蜍字相关组词

    蟾蜍,拼音是:chánchú。名词。意思是:①.蟾蜍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例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英toad;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英the moon;。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