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端词的含义
异端词解释
异端
- 拼音:yì duān
- 注音:ㄧˋ ㄉㄨㄢ
- 近义词:邪教邪说另类异类
- 反义词:正统
异端词语解释
异端
【异常的吉兆。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理论的称呼。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朱熹集注:“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焦循补疏:“各为一端,彼此互异。”英strange omen;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英heterodoxy; heresy;】
异端引文解释
异端
【
亦作“异端”。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学派为异端。引《论语·为政》:“子 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朱熹 集注:“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一端,如 杨 墨 是也。”唐玄宗 《<孝经>序》:“嗟乎!夫子没而微言絶异端起而大义乖。”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更因思想通脱之后……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引晋•僧肇 《百论序》:“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凡有作品未经他们(‘四人帮’)点头一律视为异端。”各种说法;不同见解。引《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广求异端以明事理。”《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帝将有事 泰山詔公卿博士杂定其仪而论者争为异端。”犹异志,离心。引《宋书·武帝纪中》:“既知 毅 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密图之。”《南齐书·谢超宗传》:“﹝ 超宗 ﹞协附姦邪疑间忠烈,构扇异端,讥议时政。”《旧唐书·陆贽传》:“恐其有变上忧之,遣 贄 使 怀光 军宣諭。使还, 贄 奏事曰……如此词婉而直,理当而明虽蓄异端,何由起怨?”指分离。引《再生缘》第十七回:“奴合你同处同归不异端。”指无关紧要的事物。引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若省其异端当精妙也。’”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駢赘必多。”另一端。引宋•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本源皆泻滷异端亦咸鹺。”意外事端。引元•柯丹丘 《荆钗记·抢亲》:“今日娶亲谐凤鸞不知何故来迟缓。莫非他人生异端须知人乱法不乱。”】
异端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异端
【
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流派。引《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唐·玄宗〈孝经注序〉:「嗟夫!夫子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大义乖。」反正统和传统道德思想尤指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邪说。引《红楼梦·第五八回》:「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异端词语网络解释
异端
【异端,中文原义为异常之征兆后引申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意识形态对异己思想、理论的称呼。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常将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学说、学派统称为异端;而在基督教、伊斯兰语境下异端则是指与正统基督教神学、伊斯兰认主学相违背的各种宗教信仰派别。 】
异端分字的字义
异的解释
异
- 拼音:yì
- 笔画: 6
- 部首: 廾
端的解释
端
- 拼音:duān
- 笔画: 14
- 部首: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