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zōng pí

棕皮词的含义

棕皮词解释

棕皮

  • 拼音:zōng pí
  • 注音:ㄗㄨㄥ ㄆㄧˊ

棕皮词语解释

zōng pí

棕皮

【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棕皮引文解释

zōng pí

棕皮

【 亦作“棕皮”。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引《南齐书·高帝纪上》:“太祖军容寡闕乃编椶皮为马具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棕榈》﹝发明﹞引寇宗奭曰:“椶皮烧黑治妇人血露及吐血,须佐以他药。”清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棕榈》:“棕櫚一名鬣葵。木高数丈直无旁枝,叶如车轮,丛生木杪,有棕皮包於木上。”】

棕皮词语网络解释

zōng pí

棕皮

【椶皮亦作“棕皮”。 】

棕皮分字的字义

棕的解释

  • 拼音:zōng
  • 笔画: 12
  • 部首:
  • 字义: 1. 〔~榈〕常绿乔木,茎直立不分枝,叶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称“棕树”。 2. 〔~毛〕棕榈叶鞘的纤维,简称“棕”,如“~绳”,“~绷”,“~帚”,“~编”。 3. 〔~熊〕哺乳动物,体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胆可入药。亦称“马熊”、“罴”;通称“人熊”。
  • 皮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5
    • 部首:
  • 字义: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 如 皮毛。 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 如 裘皮。 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如 封皮。书皮。 4. 表面。 如 地皮。 5. 薄片状的东西。 如 豆腐皮。 6. 韧性大,不松脆。 如 花生放皮了。 7. 不老实,淘气。 如 顽皮。 8. 指橡胶。 如 胶皮。皮球。 9. 姓。
  • 棕皮,拼音是:zōngpí。。意思是:①.棕皮棕榈树干上包裹着的一层由叶鞘形成的纤维状物。可加工成棕丝也可直接用作编结蓑衣等的原料。棕皮的基部可入药有收敛止血之功能。。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