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jūn shū

均输词的含义

均输词解释

均输

  • 拼音:jūn shū
  • 注音:ㄐㄩㄣ ㄕㄨ

均输词语解释

jūn shū

均输

【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
  • 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
  • 明末的苛税之一。
  • 古代仓名。
  • 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
  • 均输引文解释

    jūn shū

    均输

    【 汉武帝 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引汉•桓宽 《盐铁论·本议》:“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史记·平準书》:“桑弘羊 为大农丞,筦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矣。”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谓诸当所输於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吏於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均输平准就是调剂运输和平抑物价。”北 宋•王安石 新法之一。于 神宗熙宁 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引《宋史·王安石传》:“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宋史·食货志下》:“均输之法所以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焉。”明 末的苛税之一。引《明史·李自成传》:“是时 秦 地所徵曰新餉,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姦,民大困。”古代仓名。引汉•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吴 两仓 春申君 所造。西仓名曰 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古代算法。为“九数”之一。包括以田地的多少、人户的上下求赋税;以道路的远近、负载的轻重求脚费;以物价的高低不一求平均数等。引《九章算术·均输》:“均输以御远近劳费。”刘徽 注:“按:此均输犹均运也。令户率出车,以行道日数为均,发粟为输。据甲行道八日,因使八户共出一车;乙行道十日,因使十户共出一车;计其在道,则皆户一日出一车,故可为均平之率也。”】

    均输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jūn shū

    均输

    【 职官名。汉武帝时于每郡所置均输官以流通货物。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所创的一种新法。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预算由发运司采购物 资,以节省不必要的运费。一种九章算术。】

    均输词语网络解释

    jūn shū

    均输

    【均输,汉语词汇。拼音:jūn shū释义:1、中国西汉的一项财政措施。由桑弘羊制定。原意为“齐劳逸而便贡输”。2、北 宋 王安石 新法之一。 3、明 末的苛税之一。4、古代仓名。 5、古代算法。 】

    均输分字的字义

    均的解释

    • 拼音:jūn
    • 笔画: 7
    • 部首:
  • 字义: 1. 平,匀,引申为调和。 如 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2. 皆,都,老少~安。 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5. 〔~钟〕古代乐器。 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 输的解释

    • 拼音:shū
    • 笔画: 13
    • 部首:
  • 字义: 1.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如 运输。灌输。输出。输入。输血。输电。 2. 送给,捐献。 如 输纳。捐输。输将(jiāng)。 3. 败,负。 如 输赢。输理。输了两个球。 4. 堕坏,败坏。 如 输平(使其败坏)。 5. 表示,吐露。 如 输心(表示诚心)。输实。输诚。
  • 均输,拼音是:jūnshū。。意思是:①.均输汉武帝实行的一项经济措施。在大司农属下置均输令、丞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北宋王安石新法之一。于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实行授权主管六路财赋和茶、盐、矾、酒税的发运使凡朝廷所需之货物,尽量在廉价处或近地收购存储备用。明末的苛税之一。古代仓名。古代算法。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