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xíng zǒu

行走词的含义

行走词解释

行走

  • 拼音:xíng zǒu
  • 注音:ㄒㄧㄥˊ ㄗㄡˇ
  • 词性:动词
  • 反义词:驻立

行走词语解释

xíng zǒu

行走

【行路;走动。英walk; go on foot;】

行走引文解释

xíng zǒu

行走

【 行路;走动。引宋•苏轼 《小篆般若心经赞》:“忽然使作大小篆如正行走值墙壁,纵復学之能粗通,操笔欲下仰寻索。”元•李行道 《灰阑记》楔子:“他在俺家行走也好几时了,他有心看上俺女孩儿常常要娶他做妾。”《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但小姐虽然男扮同两个男汉行走,好些不便。”丁玲 《母亲》:“对面山脚边有几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找有草的地方行走。”犹言入值办事。 清 制凡不属于专设官职,调充某项职役的都用此称。引《清史稿·圣祖纪二》:“他日试 唐孙华 诗佳授礼部主事、翰林院行走。”清•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乾隆 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承谦(稽承谦 )官侍读行走上书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此称额外派充的官。例如:参事上行走;秘书上行走。】

行走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xíng zǒu

行走

【 走路、步行。引宋·苏轼〈小篆般若心经赞〉:「忽然使作大小篆如正行走值墙壁。」《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那一日大雨淋漓路上无人行走。」走动、来往。引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此处有一财主乃是马员外。他在俺家行走也好几时了。」《儒林外史·第二三回》:「比如托一个朋友在司上行走替他会官,拜客。」清代称在京师担任非专任差事者为「行走」。例如:「军机处行走」。】

行走词语网络解释

xíng zǒu

行走

【行走:汉语词语行走:系列人物生活纪录片行走:周强演唱的歌曲行走 (汉语词语)清代把不设专官的机构或非专任的官职称为行走(如章京上行走,军机处上行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把额外派遣的官职称为行走,不属正式编制。 】

行走分字的字义

行的解释

  • 拼音:xíng
  • 笔画: 6
  • 部首:
  • 字义: 1. 行列。 如 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 如 我行二,你行几? 3. 步行的阵列。 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如 泪下两行。 5. 某些营业所。 如 银行。花行。商行。 6. 行业。 如 同行。各行各业。 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如 行棉袄。行几针。 行 xíng 1. 走。 如 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2. 出外时用的。 如 行装。行箧。行李。 3. 流通,传递。 如 行销。风行一时。 4. 从事。 如 进行。 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 如 行商。行营。 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 如 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7. 实际地做。 如 行礼。行医。行文。 8. 可以。 如 不学习不行。 9. 能干。 如 你真行。 10. 将要。 如 行将毕业。 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 如 五行(“金”、“木”、“水”、“火”、“土”)。 12. 古诗的一种体裁。 如 长歌行。 13. 汉字字体的一种。 如 行书。 14. 姓。
  • 走的解释

    • 拼音:zǒu
    • 笔画: 7
    • 部首:
  • 字义: 1. 行。 如 走路。走步。 2. 往来。 如 走亲戚。 3. 移动。 如 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4. 往来运送。 如 走信。走私。 5. 离去。 如 走开。刚走。出走。 6. 经过。 如 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7.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 如 走气(漏气)。 8. 失去原样。 如 走形。走样。 9. 古代指奔跑。 如 走马。不胫而走。 10. 仆人,“我”的谦辞。 如 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 行走,拼音是:xíngzǒu。动词。意思是:①.行走行路;走动。英walk; go on foot;。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