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bāo sāng

苞桑词的含义

苞桑词解释

苞桑

  • 拼音:bāo sāng
  • 注音:ㄅㄠ ㄙㄤ

苞桑词语解释

bāo sāng

苞桑

【桑树之本。
  • 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
  • 《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
  • 丛生的桑树。】
  • 苞桑引文解释

    bāo sāng

    苞桑

    【 桑树之本。引《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孔颖达 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则牢固也。”《南史·宋纪上·武帝》:“若乃草昧经纶化融於岁计扶危静乱,道固於苞桑。”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民心固结国势自繫于苞桑矣。”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引唐•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已临隧炭几絶苞桑。”宋•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九:“或覆餗而终焉或苞桑而振者。”清•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除此三大衅而国家苞桑之业,已在世世。”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引《易·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孔颖达 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繫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汉书·吴汉盖延等传论》:“光武 审《黄石》存苞桑,闭 玉门 以谢 西域 之质卑词币以礼 匈奴 之使,其意防盖已弘深。”李贤 注:“言圣人居天位不可以安,常自危惧乃是繫於苞桑也。”宋•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明皇 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 禄 儿。”《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纪。”丛生的桑树。引《诗·唐风·鸨羽》:“肃肃鴇行,集于苞桑。”】

    苞桑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bāo sāng

    苞桑

    【 桑树的根。比喻根深蒂固。引《易经·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苞桑词语网络解释

    bāo sāng

    苞桑

    【苞桑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桑树之本,比喻牢固的根基。 】

    苞桑分字的字义

    苞的解释

    • 拼音:bāo
    • 笔画: 8
    • 部首:
  • 字义: 1.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 如 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2. 茂盛。 如 竹苞松茂。
  • 桑的解释

    • 拼音:sāng
    • 笔画: 10
    • 部首:
  • 字义: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如 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2. 姓。
  • 苞桑,拼音是:bāosāng。。意思是:①.苞桑桑树之本。比喻牢固的根基;根深柢固。《易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则有系于苞桑之固,无倾危也。”后因用“苞桑”指帝王能经常思危而不自安国家就能巩固。丛生的桑树。。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