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ăo chù tă
保俶塔
- 拼音:băo chù tă
- 注音:ㄅㄠˇ ㄔㄨˋ ㄊㄚˇ
保俶塔词语解释
băo chù tă
保俶塔
【塔名。在杭州西湖北岸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据传为五代吴越王钱俶的宰相吴延爽所建有九级,本名宝所塔,后毁。宋咸平中僧永保募修,减为七级。保有戒行人呼师叔,遂称保叔塔。一说,吴越王钱俶入朝,恐被留不遣,建塔以祈福,故称保俶塔。参阅宋周密《武林旧事·湖山胜概》、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一》、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钱俶》、清梁章巨《浪迹续谈》卷一。】
保俶塔引文解释
băo chù tă
保俶塔
【
塔名。在 杭州 西湖 北岸 宝石山 上。又名 保叔塔。据传为 五代 吴越王 钱俶 的宰相 吴延爽 所建有九级,本名 宝所塔,后毁。 宋•咸平 中僧 永保 募修减为七级。 保 有戒行,人呼师叔,遂称 保叔塔。一说, 吴 越王 钱俶 入朝恐被留不遣,建塔以祈福故称 保俶塔。参阅 宋•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明•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一》、 明•朱国祯 《涌幢小品·钱俶》、 清•梁章鉅 《浪跡续谈》卷一。】
保俶塔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băo chù tă
保俶塔
【位于浙江省杭县西湖宝石山上的一座塔。也作「保叔塔」。】
保俶塔词语网络解释
băo chù tă
保俶塔
【保俶塔是一处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传统古建筑。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宝石山上又名保叔塔、宝石塔、宝所塔、保所塔。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原九级,为保佑吴越王钱弘俶北上京城归来而建。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
保俶塔分字的字义
保的解释
字义: 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 如 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 如 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3. 负责。 如 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 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 5. 旧称佣工。 如 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 6. 姓。
俶的解释
字义: 1. 开始。 如 俶扰。 2. 作。 3. 整理。 如 俶装(整理行装)。 4. 善。 如 “令终有俶”。 俶 tì 1. 同“倜”。
塔的解释
字义: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 如 宝塔。佛塔。 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 如 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