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词
cí bīng

祠兵词的含义

祠兵词解释

祠兵

  • 拼音:cí bīng
  • 注音:ㄘˊ ㄅㄧㄥ

祠兵词语解释

cí bīng

祠兵

【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于衡湘,截粤饷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

祠兵引文解释

cí bīng

祠兵

【 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引《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王闿运 《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 清•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 《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 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祠兵词语国语词典解释

cí bīng

祠兵

【 古时出兵作战前所举行的仪式。引《公羊传·庄公八年》:「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

祠兵词语网络解释

cí bīng

祠兵

【祠兵,汉语词汇。拼音:cí bīng释义: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来源《公羊传·庄公八年》是指古代兵将出战 】

祠兵分字的字义

祠的解释

  • 拼音:
  • 笔画: 9
  • 部首:
  • 字义: 1. 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如 祠堂。祠庙。宗祠。 2. 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 兵的解释

    • 拼音:bīng
    • 笔画: 7
    • 部首:
  • 字义: 1.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 祠兵,拼音是:cíbīng。。意思是:①.祠兵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于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飨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于衡湘,截粤饷以祠兵。”一说。

    测算工具